媒体聚焦
【济南日报】无后顾之忧 有前程之喜——齐鲁银行全面构建“引才、育才、留才”长效机制
2022-07-20 16:05:41
6月17日晚,济南举行大学生毕业典礼。这已是济南连续第二年举办这样的盛典,可见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高度器重。
在这次毕业典礼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强以《选择济南 共创未来》为题致辞,详细论述了济南的“十大优势”,用“真金白银”的承诺,向天下英才发出感人至深的邀约。
“全市人才总量达248万,其中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37万,专业技术人才突破47万,人才吸引力指数全国第八、全省第一。”“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超过8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全市金融从业人员约13万。”
在这“十大优势”中,以上的“人才保障基础坚实”和“金融服务优势突出”,也恰是齐鲁银行的优势。
让人才无后顾之忧,让人才有前程之喜,这是齐鲁银行全面构建“引才、育才、留才”长效机制的初心,也是使命。
人才引得来:
岗位好,资源优,铸就行业“连心桥”
“走出国门开眼界、学本领,回到国内报效祖国、谋求发展,这是我们众多海外学子的选择。”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生唐子玥表示,“回国后,我有幸入选齐鲁银行管培生,希望能够运用我的专业知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金融人才!”
2022年,齐鲁银行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管培生、综合柜员、小微、普惠、个金客户经理、校园实习生等各类岗位,其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岗位超过招聘总数的60%,覆盖全省12市。
岗位充足,人才广进,依靠的是资源优势。齐鲁银行充分发挥总行位于济南中央商务区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总行专业人才引进、新设机构社会招聘等工作,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北、上、广的金融专业人才,为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资源多,还得消息广。齐鲁银行积极扩大人才工作朋友圈,参加包括山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济南市人社局组织的“线上直播带岗”、“架校企连心桥,解企业引才忧”驻济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招聘会等在内的各类省市级人才活动,加入山东省企业联合会、济南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等协会组织,形成持续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提起招才引智的高效,齐鲁银行总行组织人事部总经理刘春光说:“齐鲁银行将‘人才兴行’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加快人才来鲁留济,满足自身上市后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齐鲁银行通过优化完善市场化、常态化引才机制,与人才交心、连心、贴心,从而让人才开心、放心、舒心。
6月29日下午,济南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人才工作,全力打造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和创新高地。
通往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和创新高地的“连心桥”需要很多单位和部门齐心协力来架设。而齐鲁银行本着爱才、惜才、用才之心,通过实打实的举措,让引才之路畅通无阻,让连心之桥坚实稳固。
人才育得好:
高标准,严要求,铺就职业“匠心路”
“我是研究生毕业,我希望在齐鲁银行能够得到历练,并继续‘深造’,而齐鲁银行有这样的育才机制。”
“我是一名海归,有海外读研深造的经历,原本在北京工作,是齐鲁银行总行专业人才招聘的人才培养计划吸引了我,于是我来到了济南。”
日前,在齐鲁银行新员工见面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纷纷表示,济南市政策优势明显,齐鲁银行区位和品牌价值凸显,未来成长空间巨大,这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据了解,齐鲁银行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打造人才培养品牌效应,按照“标准化、模板化、体系化”的建设思路,员工从入职开始,在职业生涯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线上线下培训支持和指导。
一是提升干部队伍,依托齐鲁银行党校加强各层级干部培训。
二是协同业务发展,在运营管理、财富管理、公司业务等条线建立内训师队伍,业务骨干兼任培训讲师,通过线上直播或现场授课方式,萃取组织经验,传承组织智慧;人才培养品牌化,形成公司启明星计划、零售管理训练营、普惠小微侠、运营新力量、泉新泉力新员工特训营等一系列精品项目。
三是注重专业提升,鼓励员工自学成才计划,鼓励员工考取CFA、AFP、FRM、注会等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正向激励。
四是线上赋能,持续完善齐鲁e学院内容建设和功能模块,全面建设助力干部员工学习成长的人才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干部员工队伍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
2022年,齐鲁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选聘录用各类人才600余人,这些人才为齐鲁银行的育才机制投下信任的一票。
人才留得住:
待遇高,晋升畅,绘就事业“同心圆”
为了留住人才,总行位于省会济南的齐鲁银行,积极借助国家战略机遇叠加交汇的有利局面,坚决贯彻落实济南市“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双创19条”等人才政策,展现“省会银行”的责任担当,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抓手,以持续加强上市银行雇主品牌建设为核心,构建起完善的“引才、育才、留才”长效机制。
“我是博士毕业,一到齐鲁银行就业,就享受了每个月1500元的租房补贴……”此言不虚,根据相关政策,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济南分别每月给予1500元、1000元、700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连续支持3年。
“我是硕士,入职齐鲁银行后想买一套房子,拿到了10万元购房补贴。”根据相关政策,来济工作的博士、硕士买房,符合条件的可分别获得15万元和10万元的购房补贴。
据齐鲁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除了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济南还有诸如来济求职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科技创业企业创新券、小微企业创业补贴等补贴政策,涉及求职、工作、创业的方方面面,这些政策,为人才绘就了事业的“同心圆”。
除了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各种补贴政策,齐鲁银行还通过实施“竞聘制度化、岗位专业化、招聘常态化、薪酬市场化、晋升体系化”为核心的五化人才选育工程,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为了匹配市场,突出业绩导向,增强干部员工对齐鲁银行的认同感,齐鲁银行按照市场化要求,聘请国际业公司优化理顺薪酬体系,建立起与“总—分—支”管理架构相融合、收入与贡献度相匹配、不同序列有序区别、在同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和向一线倾斜的原则。
为了激发活力,切实增强干部员工对齐鲁银行的归属感,激发活力,提高干事创业热情,齐鲁银行建立起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增加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政策,实施董事长奖励基金评选工作。
为了弘扬先进,树立标杆,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齐鲁银行积极帮助人才申报省、市、区各类人才荣誉、补贴,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建立员工荣誉表彰体系,对获得外部荣誉的员工加大激励力度。
国以才立,业以才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未来,齐鲁银行将充分发挥上市银行、省会银行优势,根植济南,立足山东,建立与“五个济南”建设目标相匹配、与强省会战略相适应、与高端高质量产业体系相融合的人才发展格局,打造金融人才聚集高地,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展现更大作为,以更好的服务、更优的业绩回报全省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引得来人才,考验的是齐鲁银行的一片赤诚心;育得好人才,凸显的是齐鲁银行的一片工匠心;留得住人才,彰显的是齐鲁银行的一片事业心。
天下英才,与有“心”的齐鲁银行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