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及常见问题

齐鲁银行提醒您:随意扫码潜藏六大风险

2017-12-25 14:21:34

尊敬的客户:

  随着二维码的普及应用,扫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一些风险也蕴藏其中。在此,齐鲁银行为您讲解随意扫码潜藏的六大风险,值得大家注意和警惕: 

  风险一:静态条码被调换,商家无法收到钱款。

  目前,部分商家出于降低成本的角度,使用静态条码作为收款码、或商品订单信息载体等。然而,静态条码因其自身属性特点,容易被调换,客户如果扫描不法分子调换的条码进行支付,资金将转给不法分子,导致商户无法收到钱款。

  风险二:利用收款码伪造生活费用催缴通知、交通罚单等应用场景,用户疏忽便会中招。 

  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图省事的心理以及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对日常生活消费、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缴费、交通违章罚单缴费等应用场景,编造虚假缴费信息通知或提示,并放置伪造的条码,误导客户扫描伪码,实施欺诈。

  风险三:在条码中嵌入木马病毒程序,客户扫描后资金被盗刷或个人敏感信息被窃取。 

  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程序嵌入到其生成的条码当中,客户一旦误扫了此类条码,手机就可能中毒或被他人控制,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等风险问题发生。    

  风险四:诱骗消费者发送付款码后迅速实施盗刷。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不熟悉收款码和付款码的具体功能,以金钱或物质奖励、优惠等诱导消费者向其发送付款码,之后迅速实施盗刷。

  风险五:虚假网店发来收款条码进行支付实施欺诈。 

  在网购过程中,不法商户在消费者支付环节骗取其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码方式进行付款,一旦消费者扫描不法商户发来的收款码进行支付,钱款将直接进入不法商户账户中,原本“收到货物才确认付款”的交易担保机制就无法发挥作用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风险六:利用小礼品等奖励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注册,变相搜集个人身份信息用于其它不法目的。 

  不法分子利用不少消费者贪图蝇头小利的心理,采用扫描二维码注册账户赠送小礼品(如塑料杯、瓶子、饮品等)的方式,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并在注册页面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随后将个人身份信息转卖获利。

  风险提示:

  针对以上六大风险,齐鲁银行提醒广大消费者:

  1.扫描二维码前,请务必确认该码是否出自官方和正规网站,对于一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盲目扫描。

  2.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并且尽量使用有安全验证功能的软件扫描二维码,以防止二维码病毒侵入手机;如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安装好以后,最好先用手机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3.收到水费、电费、罚单等收款通知后,请先通过电话等方式谨慎核实收款者身份,避免被不法分子借机骗取资金。 

  4.如果您的手机绑定了银行卡,请勿在银行卡内存入数额过大的资金,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5.增强自身防范意识,拒绝扫码优惠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