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柜台里走出“大堂经理”

   200821日清晨,当客户走进济南市商业银行建设路支行的营业大厅时,迎面而来的大堂经理让人耳目一新。“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您需要帮忙吗?”一声声真诚的问候,让客户感到亲切温馨。无形中,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近了许多。

    其实,银行“大堂经理”早在1998年的上海推行一时,但因为业务发展的局限性,不久就不了了之。而今,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贴近客户,为客户提供亲情式,一站式服务势在必行,于是,各大银行适时的重启“大堂经理”制。

    济南商行在20082月正式推出自己的“大堂经理”。在此之前,总行对各支行60多名大堂经理进行了业务、礼仪、服务技巧等多方面的强化培训,并制定了细致的大堂经理职责及相应的管理办法。把大堂经理定位于“导购员”,“咨询员”,“协调员”,“营销员”四位一体的岗位角色。

    建设路支行非常重视大堂经理的设置,召开会议特别强调了大堂经理岗位的重要性,要求设置的大堂经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支行服务再上一个台阶。在员工推荐,自荐的基础上,综合考评业务素质,沟通能力,外部形象等方面的要求,推选出前台主办邢静出任支行大堂经理。大堂经理在上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主动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引导客户到自助区域,电话银行或者柜台办理,积极推介各项新业务,解答客户疑问,调节矛盾,穿梭于营业大厅的每个区域,在改善服务,引导客户,分流业务等各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回想自己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大堂经理邢静深有感触:“走到外面,跟原来坐在柜台里面接待客户是完全两种角色,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和功能,增进了与客戶的沟通,更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客户也普遍反映,增设了大堂经理后,支行亲和力增强了,走进营业大厅,多了一种温馨感。二月份,支行客户排队现象明显减少,基金销售也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成绩,大堂经理制支行带来了一种真正的业务联动发展。

    建设路支行将借助大堂经理制的推行,积极转变服务观念,以客户为中心,逐步从提供一般化服务转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以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树立我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