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济南时报】如何识别电信诈骗?齐鲁银行教您练就“火眼金睛”

□本报记者 高建华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花样层出不穷,且随着国际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那么,当前电信诈骗有哪些新花样?市民该如何防范?对此,齐鲁银行针对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了电信诈骗的十大手法和十大防诈骗“秘籍”,希望借此让广大市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电信诈骗的伎俩。
诈骗手段一:

“猜猜我是谁?”
  手法:
  利用改号软件,冒充老板、领导、熟人诈骗
  支招:提高防骗意识,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和家庭电话号码,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私人资料外泄,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一旦遇到索要钱财的电话,要认真分析,尤其是领导或领导亲戚向当事人提出要钱时,不要胡乱猜测,询问各种问题或拨回“熟人”的旧电话来确定对方身份,应当第一时间通过其他途径对事实进行确认。
诈骗手段二:

“你摊上大事了”
  手法:
  冒充公检法诈骗
  支招: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监管账户”,更不会指导您转账、设密码,任何涉及该类账户的来电均为诈骗电话;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电话不可能相互转接,来电若提供相互转接即为骗子;骗子通过改号软件将您的来电显示为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号码,在通话时还提供转接服务,但直接回拨号码是无法接通的;接到此类来电时,请勿紧张害怕,可以告诉家人或咨询亲友,也可以直接拨打110查询并报警。诈骗手段三:

“恭喜了,你被幸运抽中了大奖”
  手法:虚假中奖信息,
  要兑奖须先交纳所得税、手续费等
  支招: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那只是所有不法分子的一种诱饵,否则必然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诈骗手段四:

“住院、生孩子,能给你报销!”
  手法:
  假冒医保、房管、税务部门骗取保证金
  支招: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先向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如:市民可向税务部门核实退税情况及政策,残疾人可向残联确认情况,曾住过院的病人可向医保部门核实医药费报销政策……总之,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
诈骗手段五:

低价购物
  手法:
  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窃听器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车在本市出售。电话××××××××。”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不法分子提出必须交定金才能进一步办理,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支招: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诈骗手段六:

虚假贷款诈骗
  手法:
  诈骗分子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野广告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支招:正规的银行不会在贷款过程中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正规的小贷公司或贷款中介机构也只会在银行放贷之后,收取事先约定的服务费和咨询费,建议市民到正规的贷款机构办理贷款。此外,通过中介进行贷款时,也要注意放贷机构背后是否为正规的银行或贷款机构。
诈骗手段七:

QQ、微信、邮箱等网络软件诈骗
  手法:
  利用木马盗取QQ号,冒充好友或公司“老总”让其代为充话费、游戏点卡或让该公司财务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
  支招:保护好自己的QQ、微信及邮箱密码,不要在不安全网络环境中使用自己的网络聊天工具,需经常更换密码;日常使用的电脑要经常杀毒、进行定期重装,尽量做到专机专用;要通过当面核对、电话核实等多方渠道进行核实,确保无任何疑问才进行转账。
诈骗手段八:

虚假网页诈骗
  手法:利用虚假网页诱使受害人炒股、投资,骗取资金;制作与银行等单位官方网站相同的虚假网页(钓鱼网站),发送短信、邮件等,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进入虚假网页,盗取受害人输入的银行账户、用户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最终将受害人资金转出。
  支招:不要随意点击网络上推广性的文件或链接,上网时要时刻防范“钓鱼”网站,切勿相信虚假信息,短信内的链接都不要点,防止手机中木马病毒,也不随意打开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文件及图片。已经开通网上银行服务功能的网民,进行网银操作时必须登录官方网站,防止网银密码被泄露。
诈骗手段九:

“银行卡消费”诈骗
  手法: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商场或酒店消费,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某号码咨询。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工作人员,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
  支招:银行的信用卡消费短信,会指明信用卡后4位号码,如果没有写出具体号码,可直接识别为诈骗短信。如果对方称有人盗用身份开卡进行消费或涉嫌犯罪的,应提高警惕。
诈骗手段十:

机票改签诈骗
  手法:
  以恶劣天气或系统故障为由称所乘航班取消,不能出票,需要改签或退票,后以改签要手续费为由,骗取事主高额转账。
  支招:一定要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者官方网站了解情况,而不是拨打诈骗信息里头的电话。正规的售票渠道或航空公司在退改签时都不会要求旅客提供银行卡信息,只要是要求旅客提供银行卡信息的,就必定是诈骗。
相关链接 “三不一快”防诈骗
  接到陌生短信、电话或微信、qq消息等电信诈骗时,不要惊慌,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坚持做到“三不一快”: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信息。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相信,及时挂断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在电话和短信中透露自己、家人及单位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银行卡内资金安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
  快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不法分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报道截图:

报道链接: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60705/1570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