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服务沉下去 生活美起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应扶尽扶,应贷尽贷。”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在坚持大扶贫的格局下,齐鲁银行注重顶层设计,机构下沉,制度下沉,让帮扶的路径畅起来;在坚守大担当的信念下,齐鲁银行加强模式创新,项目下沉,业务下沉,让发展的门路多起来;在坚定大服务的理念下,齐鲁银行追求务实作风,人员下沉,情感下沉,让攻坚的力量强起来。
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齐鲁银行正是依靠这种格局、信念和作风,很好地诠释了政治站位高、业务水平精、服务能力强。
机构沉下去,路径畅起来
精准扶贫,是必须高质量完成的政治任务。齐鲁银行第一时间成立由行长任组长、常务副行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行内优势资源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精准扶贫,是必须要有的一以贯之的思想觉悟。为了方便机构下沉和业务下沉,齐鲁银行从制度层面做好顶层设计。近几年,全行每年授信政策均明确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积极参与“三农”、扶贫、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优先支持包含扶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类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扶贫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三农”、扶贫等领域倾斜;在分支机构年度绩效考核中制定专项扶持政策,首先匹配专项营销费用,对分支机构发放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贷款业务给予专项奖励;在绩效考核中设置考核指标,每年根据当年业务实际针对扶贫类贷款设置不同的考核权重,推动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在年度信贷计划中,对各类扶贫贷款全年不设信贷额度限制,坚持“应扶尽扶、应贷尽贷”。
精准扶贫,是必须上下畅通的施策路径。齐鲁银行引入济南财金农担专业涉农担保机构,通过机构下沉,创新性地引入土地经营权抵押方式,盘活农村资产,专门授信3亿元,为农业种植、禽畜养殖、渔业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超过2亿元资金支持,帮助其经营周转,并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齐鲁银行还在章丘、济阳等地通过与当地扶贫办、济南财金农担签订合作协议,让担保机构下沉服务,采取风险分担方式,合力开展扶贫贷款。
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路径选择上,助农服务点的下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现状,齐鲁银行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建设项目。2016年4月,首家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在章丘刁镇旧军村正式运行。助农取款业务通过采用“银行+合作方”的模式设立服务点、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和助农POS机,将金融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服务点办理小额存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代理缴费、密码修改等业务。助农服务点既可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日常结算服务,也可围绕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等客户开展惠农贷款等融资服务。目前,齐鲁银行已设立助农服务点87家。
人员沉下去,日子好起来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直是齐鲁银行的核心企业文化。近年来,齐鲁银行全力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通过人员下沉促进文明乡村建设,帮农民富起来。
自2017年7月至今,齐鲁银行党委一直承担着柳埠街道办香附崖村扶贫任务。香附崖村的村集体没有固定资产和收入,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固守家园,土地荒芜情况普遍,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齐鲁银行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先后出资12.98万元,安装路灯30盏,实现村内主干道灯光全覆盖;开展大棚种植项目,帮助村民每人每年增收1万元;为全村126名中老年人购买“银龄安康”险,提升中老年人抗风险能力;投入14万元修建蓄水池,200亩山地果木灌溉受益;为26户(已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办理健康扶贫证,并积极防止发生返贫现象和出现新的贫困户。开展光伏“造血”扶贫,完成农户屋顶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安装,顺利实现每户年收入960元的收益,并可持续20年连续收益; 修建香附崖村生产路,协调南山管委会投资,硬化2600米生产路和村内道路,方便村民农业生产和出行。
同时,自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齐鲁银行党委还承担了龙桑寺镇道口张村的扶贫工作。道口张村是省定贫困村,没有产业项目,无集体经济收入。村内街道没硬化、没路灯、没绿化,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齐鲁银行党委每周调度,各项扶贫计划抓好节奏,有序落实,精准扶贫效果明显:连续两年采购花生油、面粉及大蒜等村内自产农产品,由行领导带队走访慰问贫困户,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协商扶贫落地措施;提供资金25万多元,为村内援建12间、面积300平方米的幸福院,并设立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会议室、休息室、厨房及餐厅等,为村内高龄独居、空巢、优抚、特困、留守老人提供了一个生活照顾、休闲娱乐等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的公益活动场所,解除了年轻人日间下地干活和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出资全面翻修下水道及盖板,协调3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建设村内主街道路沿石花砖铺设、墙体美丽乡村党建移风易俗宣传画制作、太阳能路灯亮化提升项目等。截至第一书记派驻期满,道口张村实现脱贫,没有贫困户,也无返贫现象,扶贫任务圆满完成。
2019年10月,齐鲁银行新选派第一书记前往沙河镇文丰梁村驻村帮扶。该村也是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乡村文明程度不高、支部建设活力不足、群众生活条件较差。齐鲁银行派驻的第一书记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典型示范的乡村振兴思路,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项目,新铺装道路3100平方米,修建下水道3200米,安装仿古路灯86盏,南北大街垒砌青砖花池,对主次干道绿化进行了提升,改造乡村老屋,建设乡村记忆馆一座,全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该村第一书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思路,大力发展“边角经济”,利用房前屋后边角地种植金针菜10万株、金银花3000棵、石榴500棵、月季2万棵、金枝国槐500棵、荷花5000株,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项目沉下去,门路多起来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齐鲁银行非常注重项目下沉。
项目下沉,讲究的是因势利导。在下沉帮扶龙桑寺镇道口张村时,齐鲁银行通过多方协调,结合该村种植小麦、花生、大蒜的有利条件,提供资金近30万元,争取资金15万元,购买了近10万元的粮油加工设备,建设厂房10间、260平方米,为村内援建了小型粮油加工厂项目,通过内部生产销售面粉和花生油,实现2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争取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为村内引进大蒜种植项目,让村里种大蒜的贫困户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一举脱掉贫困帽子。
项目下沉,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在下沉帮扶沙河镇文丰梁村时,齐鲁银行发现该村有很多闲散地和废旧藕池资源,于是加以盘活利用,用来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项目,注册了“沙荷香”农产品品牌,设计了小龙虾卡通形象,形成“养产销”于一体的产业网络,同时在虾池四周种植桃梨100亩,实现了多方受益。
项目下沉,讲究的是持续“造血”。2018年,齐鲁银行第一书记帮扶柳埠街道办香附崖村,完成农户屋顶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安装,顺利实现每户年收入960元的收益,并可持续20年连续收益。项目进行期间,齐鲁银行分管领导带领相关专业人员,冒着严寒酷暑先后7次奔赴柳埠,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协调推动,以“农户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为突破口,选取香附崖村率先试点,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有效落地。齐鲁银行不仅为香附崖村符合安装条件的第一批5户贫困户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还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沟通协调市发改委、扶贫办和南山管委会、柳埠街道办、村集体,为柳埠辖内的8个贫困村争取到我市第三批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点面结合的“造血”式扶贫有了实质性收获。
在开展农户屋顶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同时,齐鲁银行还创新了金融产品,专门推出惠农光伏贷,向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用于支持其投资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且以售电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中长期贷款,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为满足农村市场多样化融资需求,齐鲁银行从项目下沉入手,设计并开发了包括惠农-消费贷、惠农-经营贷、惠农-农资按揭等在内的惠农贷系列产品,盘活农村资产,为农业种植、禽畜养殖、渔业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解决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的资金难题。
业务沉下去,服务实起来
无论是顶层设计层面的机构创新、机制创新,还是实战应用层面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都离不开具体业务的“落地生根”。而在业务下沉方面,齐鲁银行可谓是千方百计,不遗余力。
从支持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齐鲁银行抢抓业务机遇,落地济南市首笔产业扶贫贷业务。为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力度,提升金融精准扶贫实效,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于2018年推出了“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向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央行资金,用于精准对接金融机构产业扶贫信贷投放。齐鲁银行积极响应,在第一时间出台了具体的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同时部署分支机构积极开展业务营销。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济南市首笔“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在齐鲁银行落地并形成了对50余户贫困户的长效扶贫带动。目前,齐鲁银行已累计发放“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4560万元,有力推动了精准脱贫工作。
从营造创业生态的角度出发,齐鲁银行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帮扶农村创业者脱贫致富。为更好地支持小微群体发展,齐鲁银行充分发挥本土银行优势,与济南市信用担保中心等紧密合作,将政府担保、贴息政策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中,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签订合作协议,通过风险分担方式,紧密协作,为大学生、失地农民等提供创业扶贫贷款支持。政府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不仅解决了初期创业者资金难题,而且无需支付融资成本,为农村创业者的脱贫致富提供了便利条件,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赞誉。目前,齐鲁银行已累计发放33亿元贴息贷款,帮扶超过3.2万人次创业及下岗人员实现就业和创业梦想。
从拓展业务领域的角度出发,齐鲁银行积极创新,创立业务开展新模式。山东帮帮忙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等各类农资的企业,深得当地老百姓认可,目前已在各个乡镇的重要村庄设立农资加盟店。为解决农资加盟商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践行“普惠金融”的责任,齐鲁银行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制定了“银行+农户+企业”的三方融资方案,以此解决帮帮忙加盟商的资金短缺问题,对方既无需支付贷款利息,又降低了创业成本。该业务创新了帮扶农民创业、带动农民脱贫的业务模式。
普之于城乡,惠之于人民,正是这种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让齐鲁银行在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部署上,想尽一切办法,激活一切资源。
应扶尽扶,应贷尽贷,正是这种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让齐鲁银行在切实履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上,确保脱贫攻坚的力度不减,力求精细服务的温度持续。
将服务沉下去,让生活美起来。这就是齐鲁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