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齐鲁银行:党建引领新征程 普惠初心结硕果
2021年6月18日上午9点30分,伴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的铜锣声,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鲁银行”,股票代码601665)正式登陆主板,迎来圆梦A股的重要历史时刻。
在这一历史时刻的背后,是齐鲁银行25年来的高质量发展,是“普惠银行”“市民银行”的初心实践,是“齐鲁青未了”的殷殷嘱托,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担当作为的壮丽画卷。
承党建之实——
党委真抓严管,人人比学赶超
“齐鲁青未了”的美丽画卷,是在齐鲁银行党委“党建统领”下奋力擘画的。
近年来,齐鲁银行党委牢牢把握“党建与经营双融共促”这一主线,在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创新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奏响“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好声音。
好声音在公司治理的“环节全覆盖”中奏响。齐鲁银行坚持党建入章,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强化党建工作总体要求,把党组织嵌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健全“三重一大”前置程序,把党委的决策意图落实到经营管理计划和发展责任之中,使党委发挥领导核心、统领全局,保证监督作用更加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总行党委坚决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覆盖,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过程和效果相统一。
好声音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激情中奏响。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适应改革创新和业务发展需要为第一要务,依托分行、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村镇银行管理部、总行部门等行政建制建立相应党组织的原则设置,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各个网点及部门的党建网络体系,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在总行党委下设20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12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45名。着力打造一批如“普惠旗帜红,齐鲁青未了”“红色运营先锋队”等时代特征鲜明、示范带动作用强、党员群众公认、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
好声音在比学赶超的实干氛围里奏响。齐鲁银行秉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调整机制,通过经营问责、轮岗交流、低效退出,选配政治素质过硬、管理经验丰富、有冲劲、敢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将“党、纪、工、团”一体化管理,建立全面考核体制,不断完善《双优评选办法》,建好一张网、用好一张网、管好一张网。设立党员先锋岗,进一步增强员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同时通过董事长奖励基金、业务标兵、双优评选等多种方式选树典型、激励先进,激发全员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干事创业热情。
守初心之坚——
普惠力度排山东城商行首位
作为一家地方法人银行,齐鲁银行牢牢扎根于山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丰厚沃土,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始终不忘普惠金融的初心,不断探寻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齐鲁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虽然不在要求之列,但发展普惠金融是该行近年来坚定不移的市场定位,因此齐鲁银行积极响应中央及监管部门号召,主动担责、积极作为、率先改革。
2017年4月,齐鲁银行在山东省内城商行中第一个成立了普惠金融部,随后形成了以“小微金融”“县域金融”为重点,“科创金融”“物流金融”为特色的普惠金融格局,构建起覆盖全行的普惠金融体系,建立起零售综合客户经理团队、小微企业金融中心团队、普惠金融中心团队、财富经理团队等多个专业团队,为广大客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276亿元,在全省城商行中位居首位。
成立于1996年的齐鲁银行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也是全国第四家实现中外合作的城市商业银行。25年来,齐鲁银行初心不变,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如今已成长为一家综合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发展特色鲜明、盈利能力强劲的城市商业银行。
初心践行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打造上。2017年,该行将县域金融列入三年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下沉服务,强化产品创新。设计推出“齐鲁惠农卡”,依托各地特色产业推出的“黄瓜贷”“草莓贷”“甜瓜贷”“锦鲤贷”“黄羊贷”等特色惠农贷款产品就是初心的见证。
初心践行在与时俱进的线上金融、科技金融的创新上。借力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征信、税务、工商、司法等多维信息,齐鲁银行打破信息孤岛,强化大数据解读能力,形成全面立体的客户画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出线上业务品牌“齐鲁E贷”,品牌旗下涵盖税融e贷、轻松e贷、科融e贷、人才e贷、政采e贷、房抵e贷、微融e贷、农户e贷等多款产品,让诚信纳税小微客户实现纳税信用变现,让科创型企业将技术软实力线上变现为硬通货……目前,齐鲁银行科创企业客户超过4000家,贷款余额超过350亿元。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过2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超过40亿元,两项业务总量均居山东省银行业前列;向包括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济南市5150人才等各类人才创办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1亿元。
初心践行在众志成城抗疫、助企复工复产的行动上。疫情期间,齐鲁银行通过各种方式迅速与1.7万家存量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主动全面对接,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困难和需求。目前,齐鲁银行通过线上渠道已先后为8900户小微客户提供授信支持40亿元,累计为8200名小微客户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6亿元,2020年全年累计为2985户企业提供近79亿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初心如此坚不可摧。
持转型之利——
新三板成功转板A股
6月18日,在齐鲁银行于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之际,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小林在现场致辞时说:“作为首家从新三板转到A股的银行股,上市必将给齐鲁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给资本市场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些年来,齐鲁银行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活力四射的步伐。
2015年,在A股市场未对中小银行开闸的情况下,齐鲁银行按照省市部署先行先试,成为国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城商行,走出了除A股IPO、境外上市之外中小银行快速对接资本市场的一条新路径,并成为新三板资产规模、净利润排在首位的创新层挂牌公司。
“打造行稳致远的精品银行,成为中小企业、城乡居民和驱动本地经济的首选银行”是齐鲁银行的战略愿景。在这幅愿景图中,齐鲁银行按照“深耕市内、扩疆县域、做大山东、对接全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致力打造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县域金融五大业务板块,持续增强组织人力、风险管理、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支撑保障,聚焦商业模式升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开展价值管理,为成功打造“行稳致远”的精品银行而不懈努力。
个人存款规模稳居山东省内城商行首位。齐鲁银行于2013年确立大零售转型的战略目标,建立起从总行、分行到支行一贯到底的大零售转型组织架构,大零售业务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近三年,齐鲁银行个人存款、个人贷款年平均增速均超过20%。济南地区个人存款市场占比多年持续提升,全行个人贷款占比持续提升,线上资产业务快速发展,信用卡、消费信贷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互联网金融获客能力快速提升,数据驱动精准营销、大数据风控平台持续助力大零售转型升级。
普惠金融走在同业前列。2019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到齐鲁银行视察,肯定了齐鲁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取得的成绩,并寄语“齐鲁青未了”,指示要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更好金融服务。2020年末,齐鲁银行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位居前列,在山东省城商行中排在首位。
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齐鲁银行扎根当地、深耕地方,紧跟时代前沿和行业趋势,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改进客户关系管理工具,加快科技引领、平台对接和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产品体系,强化品牌塑造,着力培育基础客群。截至2020年末,全行客户达538万户。其中,近三年零售中高端客户数平均增速超过30%,价值客户不断增加。
普公益之爱——
为人民储蓄爱,为社会释放正能量
在市民眼里,这里是“便利银行”,是老百姓的“便民百宝箱”;在“路人”眼里,这里是“动能银行”,是“打工人”的“能量加油站”;在所有人眼里,这里是“储爱银行”,是为民服务的“公益风向标”……
2016年5月,齐鲁银行在省内银行中首家推出公益品牌——“泉心公益”品牌,致力于在环保、交通、助学、扶贫等方面汇聚公众微力量,激发社会正能量,引领公益新风尚。截至目前,“泉心公益”项下的爱心项目已达30余个,每年志愿者活动时长均超10000小时,公益惠及人数逾10万人。 2019年,齐鲁银行正式成立“爱心驿站”,专为环卫工、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市政维修工人、绿化工人、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工作人员提供驻足、歇脚、补给的场所。近年来,齐鲁银行持续加强物理网点优化建设,在打造智慧化、体验化、轻型化网点的同时,“爱心驿站”作为网点功能的组成部分,纳入统一的网点装修形象标准中,形成了功能齐全、服务多元、方便快捷的网点布局,为广大客户和市民提供了便捷、温馨、优质的服务环境。目前,爱心驿站已达27家,分布在济南、日照、东营、威海、天津等地区,加大了异地及县域的布局,更广泛地服务于户外工作者和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
这些年来,齐鲁银行通过“泉心公益”品牌,持续为公益贡献金融力量。
为防疫捐款捐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齐鲁银行通过济南慈善总会首批捐款300万元,全行干部员工捐款153.62万元;各分支机构向所在辖区街道、社区捐赠防疫物资价值超过50万元,为抗击疫情贡献了金融力量。通过对接外部学习资源,齐鲁银行及时上线防疫知识课堂,向客户及员工推送各类线上直播公益讲座100余场次。
关爱儿童成长。齐鲁银行捐建了26所爱心图书室,有力支持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开展7届“少儿书画大赛”,为有梦想的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连续8年开展“布谷鸟特殊儿童关爱行动”,用心用情用爱呵护弱势群体,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汇入涓涓暖流。
做好“荧光计划”。 2016年,齐鲁银行发起成立了 “荧光扶助计划”公益基金,用以资助济南市因公牺牲交警的家庭,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学习成长。目前,第一、二批、三批扶助基金分别于2016年5月、2019年8月、2020年9月发放,资助其未成年子女完成学业,为和谐交通建设和交警优抚工作贡献金融力量。
传递志愿者精神。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齐鲁银行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在有条件的营业大厅设立学雷锋志愿岗,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每年组织志愿者活动千余次。筑起防骗堡垒。近年来,齐鲁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和监管部门号召,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知识进万家”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将金融知识宣传和风险防范贯穿于日常服务中,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暖心服务理念,堵截了数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避免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市民银行”的服务情怀。
开办老年大学。齐鲁银行充分发挥网点优势,与济南老年人大学资源共享,成立“齐鲁银行分校”,为文化养老贡献一己之力。将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与推动老年人金融服务相结合,主动适应老年群体金融需求,促进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满足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精神需求,开设书法、绘画、剪纸、摄影、声乐、老年保健、智能手机应用等各类课程,营造健身养生、开心娱乐的文化家园。
六年之前,当齐鲁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城商行而敲钟时,那是一曲齐鲁银行在党委带领下勇当“拓荒牛”的序曲;
六年之后,当齐鲁银行作为首家从新三板转到A股的银行而站上前台时,聚光灯聚起来的是为民孺子牛的初心,实干老黄牛的使命。
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在齐鲁银行党委班子的带领下,齐鲁银行在“打造行稳致远的精品银行,成为中小企业、城乡居民和驱动本地经济的首选银行”的战略愿景的长征路上,以昂扬的姿态,迈向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