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报】宁愿自己“瘦一圈” 也要建好省会经济圈
今年3月8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做强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带动聊城、泰安等六市一体发展。聊城银保监分局适时将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重心引导到服务构建省会经济圈建设中,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交出了合格答卷。
黄河鲤“跳龙门”
黄河鲤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自古就有“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黄河鲤是民间各种喜庆宴席不可缺少的佳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绣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磊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不同于普通鲤鱼,黄河鲤鱼金鳞赤尾、体形梭长,从我们这销售出去的每条鱼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背鳍上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溯源查询,从育种孵养、投喂饲料等所有信息都可以查证,保证食品安全。”
他进一步介绍,黄河山东段富含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类物质,黄河滩生长着大量的野生杂草可作为鱼类饲料,这些都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也是历史上黄河山东段盛产优质黄河鲤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东阿农商银行在黄河鲤产业发展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该行向黄河鲤的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休闲观光、阿胶鱼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以“金融+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多种模式,针对鲤鱼养殖合作社创新推出“新型农业主体贷”等多个信贷产品,累计发放“新型农业主体贷”1.91亿元,为沿黄渔业振兴发展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作为“中国黄河鲤之乡”,东阿县依托毗邻黄河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黄河鲤养殖产业,绣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东阿农商银行铜城支行行长王安宁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这家合作社从2010年开始养殖,目前养殖鲤鱼2000多万尾,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该合作社吸纳了200余名养殖户,提供就业岗位20个,带动56名贫困人口脱贫,形成共同富裕的联动效应,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毗邻济南的聊城正在融入省会经济圈,更多的东阿黄河鲤进入省城市场,成为市民餐桌佳肴。在聊城银保监分局指导下,我们银行抓住机遇,更多地深入农村、接近基层,了解养殖合作社(户)的资金需求,对黄河鲤产业投入更大支持。为了构建省会经济圈,我们宁肯自己‘瘦一圈’。”东阿农商银行董事长姜军说。
“菜园子”直连“饭桌子”
“聊城盛产蔬菜,与省会济南的直线距离只有百十公里,得让济南和省会经济圈城市的市民,吃上我们最新鲜的瓜果蔬菜。”近日,聊城市鲜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学宾组建起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与济南超意兴餐饮公司、家家悦集团、孟鑫连锁超市等多家大型餐饮公司、商超企业开始长期合作,让聊城“菜园子”直连济南“饭桌子”。
“每天发菜量从两万斤到五万斤不等,除了自己基地种植的瓜果蔬菜外,多数是本地自采。”为了保证蔬菜品质,谭学宾的团队每次都会对蔬菜进行质量检验。“在济南匡山农贸市场开设的‘聊城市莘县蔬菜’展厅,每年可分销蔬菜约100万吨,预计年交易额20亿元,年收益2000万元。”谭学宾说,“下一步,我们将争取银行的资金支持,在济南建立配送中心,为一些大型企业、学校、餐饮企业提供菜品的配送服务。”
聊城银保监分局局长刘胜介绍,聊城与济南地理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郑济高铁通车后,聊城到济南仅需半小时。多年来,两地在产业配套、农产品供应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去年,聊城蔬菜产值突破200亿元,瓜菜菌总产量保持全省第一。借助聊城融入省会经济圈的难得机遇,聊城正加强与济南农产品供应的合作对接,把聊城建设成为济南乃至省会经济圈的“粮袋子”“菜篮子”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业链配套基地及休闲度假后花园,实现省会经济圈城市联动发展。
刘胜介绍,今年,围绕聊城融入省会经济圈,该分局以提升县域存贷比为抓手,以资金适配性作为县域金融服务优化的重要考核内容,充分发挥监管引领功能,持续跟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资金投放进度。该分局将盛产蔬菜的莘县作为资金适配性提升重点县,指导银行机构年内拟定重点信贷投放项目19个,金额5.26亿元。截至10月末,辖区银行投向莘县各项贷款余额241.64亿元,较年初增长13.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08个百分点,莘县存贷比较年初提升6.12个百分点,对当地菜果产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对当地菜果产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聊城各银行机构创新推出“银保政”“银保期”“银保担”“银保信”等四类涉农业务银保合作新模式,8家银行“包干”乡镇,创新研发“大棚贷”“扶贫专干贷”等特色产品,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893.72万元。辖区保险机构加大了农险保障力度,全市政策性种植险、养殖险支付赔款同比分别增长104.84%、146.05%。推动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扩大至6个县区,2家公司开办养殖险“保险+期货”业务,3家公司积极争取将苜蓿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纳入省政府以奖代补范围,增添了乡村振兴新成色。
滩羊肉香满泉城
40岁的沙启建是聊城市冠县刘屯村的养殖专业户,从2007年开始养羊,齐鲁银行冠县支行为他贷款50万元,主要用来购买饲料。目前,他的羊圈存栏在5000只左右。“齐鲁银行给村民办的是农户E贷,随用随借随还,村里授信了98户,主要用来买小羊和买饲料。”沙启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刘屯村党支部书记李正伟介绍,刘屯村是少数民族村,有养羊的传统,养殖户300多户,存栏1000只以上的有128户;养殖大户有二三十户,养殖规模都在上万只,投资总额2000多万元。资金来源一是靠生产积累,一只羊挣200元,一茬羊就挣200万元。二是靠银行支持。现在村里很多养殖户雇人养羊,全村1000多名雇工,光劳务费支出就不是小数目,没有银行的贷款就玩不转。
刘屯村村民养的羊大多是“黑头杜波”,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在黄河滩区养殖的肉羊品种,存栏总量约有25万只。“这几年行情看好,酮体27元/斤,毛羊16元/斤。村里办了屠宰场,为养殖户提供配套服务,去年的屠宰量70万只,屠宰盈利485万元,分给合作社村民,一股分1000元。”李正伟说,“在屠宰场上班的村民一年工资10万元左右,几个有屠宰技术的工人一个月就挣1万元。去年,我们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
谈到聊城融入省会经济圈,李正伟说:“这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给我们的肉羊生产打开了更大一扇门,在省城设立销售网点,销路会更加通畅。”
刘胜表示,今年,聊城银保监分局要求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以融入省会经济圈为原动力,“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融入省会经济圈,聊城银行保险机构不仅鼎力支持黄河滩羊养殖业和菜果种植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给予高度关注与支撑。东阿农商银行和人保财险东阿支公司对山东东阿奥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星太阳能”)的扶持就是例证。奥星太阳能成立于2007年,2010年起获得东阿农商银行1000万元贷款,专做户用分布式的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每发一度电有0.4249元的收入,七八年就能收回成本,还完贷款设备就是用户的。”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公司提供光伏设备与安装,还负责为客户贷款担保。有条件的蔬菜大棚、养鱼池塘和牛羊屠宰场,都可以选用这种光伏发电机组,解决恒温种植、制氧养殖和企业备用电源的问题。”
奥星太阳能通过与东阿农商银行和人保财险东阿支公司合作,目前仅在东阿县就发展了几百个光伏用户,购置光伏设备的钱都是东阿农商银行的“光伏贷”,一般授信20万元,已为280户光伏创业者提供贷款支持2394万元。奥星太阳能还向所有的用户赠送人保财险承办的“光伏保险”,一套20万元光伏设备的保费是600元,遇到恶劣天气造成光伏设备损坏,人保财险给予赔付,解决了用户后顾之忧。“今冬能源紧张,种植养殖户用光伏发电的多起来了。”奥星太阳能负责人介绍,现在商业用电白天一度0.8元,有时还会停电。很多种植养殖户解决恒温、制氧等,用光伏发电能解决20%的用电量,不够的再花钱买电用,在幅员辽阔的农村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